日期:2018-07-19
不论何时,要注意辨别重名币的logo,谨慎进行投资操作。
Token重名问题由来已久,给不少投资者带来困扰。
近日,真假BOX一事闹得沸沸扬扬。
2017年12月26日,企业级数字资产保险箱应用BOX项目,发行了BOX盒子币。
而另一新项目方,数字内容产业的区块链公链ContentBox,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16日,也发行了BOX币。
而市面上与BOX名称相关的,也不乏Bibox等交易所。
至此,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发行币种BOX重名,投资者如果不注意区别两个BOX币种的Logo,极有可能“买错币”“充错币”,造成不可挽回的投资损失,而token重名也给项目方日常宣传公关带来一定困扰。
考虑到去年发行token的BOX项目已经围绕BOX名称做了不少公关方面的努力,BOX发起人达摩曾对重名行为表示极大不满,他表示。
在多次私下沟通并达成ContentBox改名的协商后,ContentBox最终依旧选择重名上币。达摩不断重申“恶意重名”所给行业带来的伤害:不仅在公关上蹭走了原有品牌的影响力,更重要的是会误导投资者投资错误、加大交易的出错率、造成资金损失等严重后果。
不少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对达摩与BOX表示声援,也有人表示,“恶意重名”绝不是一个良性发展中的行业允许的行为。
但值得注意,目前数字资产市场币种数量已上千,每个币种都需要约2~3个字母的英文名称,且要求名称简洁易懂,重名似乎不可避免。
有业内人透露给笔者一份重名币名单,据不完全统计,重名币达84种之多。
Token重名背后,是蹭热度蹭公关,还是确有起名苦衷?
以娱乐圈为例,很多仿效名人效应,也有“小XX”等蹭热度的现象,不过尚未造成不良影响。餐饮业也有过王老吉加多宝的品牌名称之争,风靡北京的“望京小腰”也因为专利申请问题,出现好几家名称相近的店铺。
但对于数字货币行业而言,重名带来的困扰,除了其他行业共有的品牌质量问题,投资者的“误充值”“误买币”问题似乎显得更为严重。
或有人担忧,当重名成为一种风尚,必然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灾难。也有人表示,要努力推动让避免重名问题成为行业共识。
笔者认为,一方面,推动避免重名的行业共识固然重要,但需要更多的利益制衡,如专利申请等也不失为解决办法。
对于投资者而言,不论何时,要注意辨别重名币的logo,谨慎进行投资操作。
来源: 作者:
不论何时,要注意辨别重名币的logo,谨慎进行投资操作。
虽然比特币网络是安全的,但像保管方法不妥、恶意软件和用户错误等,都可能导致他们的血汗钱丢失。当你在令人困惑的加密货币的水域中航行时,请注意五个事项
虚拟货币 24 小时全球交易,市场行情瞬息万变,于是乎有了 USDT 这种锚定美元的加密货币出现。
所谓抄底的“底”,只是相对而言的,并不是指真正的底部。没谁能买到最低点,也没谁能卖到最高点。
6月9日会是个被历史铭记的时刻。EOS全球会议结果出炉:投票通过,EOS主网即将启动。